出社會的我,給大學的你的一些建議

--

出社會了,如果大學能重來,我希望當時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些事

2023/02/12 first draft

Photo credit by: Aron Visuals

2022年8月,我帶著200多學分從台大畢業,沒想到半年就這樣過去了。在這半年當中,我學會了很多實務上會用到的軟硬實力,包含專案管理、coding style、排程工具、溝通技巧,但在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回想大學期間哪些決策是對的、哪些能做更好。因此這篇文章會以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的角度,來給大學時間的你,一些建議。

More about me : personal website

文章架構

這篇文章會為以下部分

  1. 3件我當時做對的決定
  2. 3件我應該能做更好的決定
  3. 半年後,大學帶給我的幫助是什麼
  4. 200多學分當中,哪些課現在回頭看很值得

3件我當時做對的決定

  1. 在自己的主修工商管理學系之外,額外輔修數學系
  2. 除了自己的主修和輔系外,額外到很多不同的系所去修一些高難度的課程
  3. 當兵、參加一些跨校的活動

在自己的主修工商管理學系之外,額外輔修數學系

這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務都是為了解決某件事情而誕生,只是在當你還未到那個階段,你不會知道它的意義

如果你問我現在的工作會不會用到分析導論(高等微積分)、抽象代數或一些在天上飛的數學推倒,我會很肯定的告訴你,不會!!! 在工作上遇到的技術問題,通常並不會到太困難,難的通常是人的問題。

但數學系提供我最大的幫助在於

1. 一套有系統的邏輯推理訓練且這套邏輯訓練是堆疊很多各領域的理論基礎,如機器學習、統計分析…。所以當今天在工作上有需要使用一些過去沒學過的技術,在學習門檻上比其他人輕鬆非常多。除此之外,這套邏輯訓練可以很有條理地去表達你對事物的看法。(等工作後,就會知道有效的表達比會做事更重要)。

2. 唯有看過難的東西,才知道現在是簡單的: 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基本上所有人都會有一個轉換的陣痛期,包含學會如何和同事溝通等各種事情。除此之外,還要學會很多新的工具。我覺得接受過一些數學或較有挑戰的訓練可以幫助你了解出社會後的挑戰是簡單的,也會知道自己所能承受的極限在哪。

除了自己的主修和輔系外,額外到很多不同的系所去修一些高難度的課程

大學的目的並不是幫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提供好的環境、老師、課程來提升學生的智慧

在大學期間,每學期我都會修一點與我的專業、目標無關的課程。我很感謝當時的我願意下這樣的決定,原因如下

  1. 在外系的高難度課程中,你可以認識各領域最強的同學,知道他們在想甚麼,這些想法可能就是未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我先前在公司處理玩家作弊行為,後來是利用information theory中的技巧來解決,這門課與我的背景完全沒關,當時只是學好玩的!
  2. 這些高強度的課程離開學校後,你再也碰不到,除非你再次回學校念研究所、博士,因為這些課開在外面會倒班。說真的,我覺得如果是網路上(Coursera, Udemy, Edx)就能找到的課程或工作上就會學的,其實根本不用浪費時間在學校學,除非他是基礎課程。

同科系出來的學生的必修選修基本上沒太大差別,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額外修了什麼課,這微小的差距,最後會導致發展有很大的距離

當暑期兵、參加一些跨校的活動

大學,其實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環境,因為經過大學考試這樣的篩選機制,所以平常和你接觸的同學程度都跟你差不多,你會以為全世界都是如此。但當走出這個圈子後,你才會知道這世界很多人程度比你好很多,也很多人連ABC都寫不出來。這樣的認知錯誤會導致在溝通上缺乏同理心,講出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因此我認為這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去參加各大學共同舉辦的活動。而男生可以去當短期兵,在那裡,會遇到很多跟你距離很遠的人,請試著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想法,那才是這世界大多數人的生活。

3件我應該能做更好的決定

  1. 多和班上同學有更多接觸,花一點時間在社交上
  2. 少一點實習、產學合作課程
  3. 不要被成績綁架

多和班上同學有更多接觸,花一點時間在社交上

當走得越遠,便會發現能繼續待在你身變的人越來越少,路不同了,話題自然不同,久了就散了

我覺得在大學中最後悔的事情便是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投資在我自己身上,認為花時間和同儕相處是浪費時間。但現在出社會後,便會發現大學是人生最後一個階段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可以把所有的想法告訴他們,不用有太多的顧忌。出社會後,認識的多數人可能都存在著某些目的,可能是同事、同領域的競爭者,有些話是不能和他們說。

少一點實習、產學合作課程

回過頭看我做過的實習、產學合作。他們對我找第一份工作真的幫助沒到很大。因為縱使做了再多的實習、產學,你對那個產業的了解也不會比一個進到該產業半年的新鮮人還豐富。因此當一家公司願意去面試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就沒有期待你懂他們實務上用的東西,我在面試時也沒被問過這些問題,他們找大學生是想找一些具有潛力、能培養的員工,因為價格便宜好教。

總結來說,我覺得過去做的實習其實沒太大幫助,把那些時間拿去修更多課程對職涯發展會許會更好一點(但如果真的很想知道業界在幹嘛,其實可以去上管院的專題類課程,很多會和企業有密切合作)。

不要被成績綁架

很多人應該都會認為成績很重要,但說真的,當找工作的時候,其實沒人認真在看你的成績,就算他們有跟你要成績單,主管也只是想看你修甚麼課、會什麼,因為你拿C-在實務上就很夠用了(當然如果你是演算法工程師,你演算法拿C-真的就不Ok。但如果是一些附加的技能,其實就還好)。

在大一時,我非常在意成績,直到我大一下的經濟學拿C+(原因好像是我整學期的作業都交錯地方,考試沒很好,所以作業0分),當時我非常難過,以為世界毀滅了,也跑去找老師要分,但現在回過頭我很感謝那個C+,他放寬我未來的選課限制,讓我有勇氣去挑戰數學系、更多高難度的事情。

半年後,大學帶給我的幫助是什麼

我從不期待大學能教會我工作上會用到的技能,我只期待大學不要成為一個職業訓練所,只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就業率

我在大學修了200多個學分,但我工作後,工作上唯一和大學學到相關的技能是我大一學的python和一些少少的統計學,其他一律沒有用到(連SQL都是工作才學的)。所以如果要用"大學是否教會學生工作上的技能"來評定大學是否有幫助,那還真的沒有,因為python其實去coursera上就有免費課程可以看。

但說真的,我覺得大學給我非常大的幫助

  • 一個小孩與成人的中繼站: 你會看到每個人在大學中逐漸找到目標,從大一的青澀無腦亂闖,到大四的拼命投工作求麵包
  • 很多課程在無形中影響你對事情的看法、邏輯、分析方法。如賽局、演算法、實分析
  • 學會和不同領域的人合作、說服別人、上台演說
  • 自我管理、時間控管以及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00多學分當中,哪些課現在回頭看很值得(以下皆為台大課程)

判斷一門好課並不是在修當下就能知道,是等數年後再次回過頭看才知道他對你生活的改變

  • 商業賽局模型不完全資訊賽局: 學會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及他人的利益與自身利益要如何做最佳平衡及決策
  • 統計學迴歸分析高等統計推論、多變量統計分析: 學會如何利用數量化的表達來衡量問題,推論及後續分析
  • 判斷與管理決策: 我當時在學時覺得這門課沒啥用,但出社會後發現很多邏輯上的錯誤這門課都提過,發現真的實用
  • 策略管理: 以前以為是嘴砲課,但當到實務上,這些工具都不停地在決定公司產品的走向,也進而能分析目前自己在公司的定位、職涯
  •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一套每天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他相關文章

--

--

孫利東 Tyller Sun

Data Analyst @ BoniO / PaGamO Previous Major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inor in mathematic @ NTU. Website: https://reurl.cc/Kjp54g